個人簡歷
祥妃
姓氏:鈕祜祿氏
生辰:嘉慶十三年正月十三日
旗籍:滿洲鑲黃旗
父親:郎中久福
道光時期的大清后宮有好幾位鈕祜祿氏后妃,一個是道光皇帝的繼母,也就是孝和睿皇后,此外,道光后宮的孝穆成皇后、孝全成皇后、成貴妃、祥妃都姓鈕祜祿氏,孝穆成皇后與祥妃地位較高,她們倆與孝和睿皇后都是來自滿洲鑲黃旗,也就是說,這三個女人都是出自弘毅公府,是滿洲世家中的翹楚。
孝全成皇后、成貴妃兩人的家庭就差一些了,她們來自兩紅旗,家族地位根本不能與孝和、孝穆、祥妃相提并論,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命運坎坷的祥妃。
就如剛才所說,祥妃與孝穆、孝和這三個都是出自弘毅公府,弘毅公指的是清朝開國元勛額亦都,也就是說,這三個都是額亦都的后代。
孝和的先祖是額亦都第六子達隆靄,祥妃的先祖是額亦都第十子益爾登,孝穆的先祖是額亦都第十六子遏必隆,由于房分高低,她們的輩分也不盡相同,孝和與祥妃是同族姐妹關系,但嫁入皇室后,她們是婆媳關系。
孝穆由于房分靠后,輩分相對較高,她是孝和、祥妃的同族姑祖母,不過,孝穆嫁給道光后,便成了孝和的兒媳。
熟悉清朝歷史的應該知道,額亦都這些子孫后代,地位最高的就是第十六房遏必隆一支,這一支從康熙朝開始就一支處于弘毅公的大宗位置,是滿洲世家中的翹楚,其他派系雖然處于支庶地位,但比一般的八旗世家,地位還是要高不少的。
祥妃的曾祖父名叫恒德,官至察哈爾總管,生有三個兒子,第三子索寧鞍就是祥妃的祖父,索寧鞍雖然只做到內閣中書,但娶了正黃旗馬佳氏將軍阿魯的孫女。索寧鞍有五個兒子,第二子名叫久福,這個久福便是祥妃的父親。
久福雖然官位不高,但家世較好,娶了大學士馬齊的曾孫女富察氏為妻,現不確定祥妃是否為久福嫡妻所生。
道光二年,14歲的久福之女鈕祜祿氏參加了八旗選秀,道光一看鈕祜祿氏家世不錯,長得年輕漂亮,當即決定將其召入后宮,賜號祥貴人。當然,同時被選入宮的并非只有鈕祜祿氏一個,還有全嬪、睦貴人與珍貴人。
這位被封為全嬪的就是后來的孝全皇后,也姓鈕祜祿氏,不過,她是來自正紅旗,與我們所講的祥妃一家關系非常遠非常遠,基本上沒有堂親關系,只是同姓而已,這個女人將會成為祥妃的死敵。
就當時來看,道光后宮根本就沒幾個人,除了中宮的佟佳皇后,道光根本就瞧不上眼,再看看道光的兒女,只有兩個兒女,其中長女還在嘉慶二十四年夭折了,所以,道光非常希望選入宮的這幾個少女能夠給自己添磚加瓦,多生幾個兒女。
鈕祜祿氏被封為祥貴人后,賜居翊坤宮,我們都知道,翊坤宮是西六宮之一,它在西六宮中的地位非常高,一般只有寵妃才有資格居住在里面,鈕祜祿氏賜居翊坤宮,說明從一開始,道光就對她的印象不錯。
事實證明,道光沒有看錯人,鈕祜祿氏沒有讓道光失望。
道光四年,鈕祜祿氏懷上龍種,道光帝龍顏大悅,下旨將鈕祜祿氏晉封為祥嬪,道光五年正月十三日,也就是鈕祜祿氏17歲生日這一天,她在翊坤宮為道光生下皇次女,雖然這位小公主只活了不到半歲,但卻讓道光看到了希望,此后對鈕祜祿氏更加寵愛,并將其晉封為祥妃。
功夫不負有心人,道光九年,鈕祜祿氏再次懷上孩子,于十月份生下一位公主,她就是皇五女和碩壽臧公主。當時道光正陪同恭慈皇太后去盛京祭祖,回到宮后,道光帝攜同恭慈皇太后特意到翊坤宮看望了鈕祜祿氏。
道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就在全貴妃生下四阿哥奕詝六天后,祥妃同樣生下一位小阿哥,取名為奕誴,奕誴是道光第五個兒子。
這下,鈕祜祿氏總算是兒女雙全了,但與此同時,鈕祜祿氏的好日子也快到到頭了,為什麼呢?
道光十三年,佟佳皇后病逝,在接下來的后位爭奪戰中,祥妃敗給了全貴妃,而且自從道光十四年全貴妃被冊立為皇后之后,她與祥妃之間矛盾逐漸升級,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怎麼說呢?
人家孝全畢竟是皇后,又是道光最寵愛的女人,祥妃根本就沒有勝算,所以,從道光十五年開始,祥妃便逐漸失寵了。
道光十五年有兩個重要信號:
首先,這一年的八月初十,萬壽節,也就是道光帝過生日,皇子公主都去行禮,卻不見五公主的身影。
其次,這一年年底,五阿哥奕誴出痘送圣,一般來講皇帝會給奏樂的升平署太監一些賞賜,但沒想到這一次道光卻沒有給賞賜。
最后,這一年祥妃的宮分已經降到了貴人標準。
看到了沒,此時的祥妃已經有名無實,且連累了自己的兒女。
道光十七年二月,道光帝下旨將祥妃降為貴人,連降兩級,這在清宮并不多見,可見道光帝心里已經徹底沒有了祥妃的位置。不出意外,祥妃將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她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兩個兒女身上。
咸豐帝繼位后,鈕祜祿氏按照宮規被尊封為皇考祥嬪,十年后,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咸豐攜帶部分妃嬪逃至熱河行宮,沒想到,鈕祜祿氏再也沒能回到北京城,她在咸豐十一年正月死在了避暑山莊,與她一起死在山莊的還有年輕的咸豐皇帝。
同治帝繼位后,鈕祜祿氏竟然得到追封,被追封為皇祖祥妃,這種情況在清朝歷史上并不多見,主要原因估計在鈕祜祿氏的兒子奕誴。
可能大家對奕誴這位皇子不太了解。
與其他皇子不同,奕誴從小就比較調皮,不喜歡讀書,不是抓麻雀,就是斗蛐蛐,反正不干正經事。可能后來兒子多了,道光對這個兒子也是不管不顧,后來直接將他過繼給了弟弟綿愷。
就這樣,奕誴早早地就撿到一個親王爵,也就是惇親王。
這位皇子長大后,不喜歡待在宮中,經常混跡于街頭巷尾,甚至還與那些抬轎子的一塊喝酒,這使得奕誴成為最接地氣的王爺,對民間老百姓的疾苦了如指掌,他經常為老百姓請命,行善事,口碑還不錯,人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小五爺」。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小五爺」還是慈禧最忌憚的一個人。
有一次慈禧大病初愈,戲癮又犯了,便在內務府傳喚了幾個姑娘,竟然在長春宮唱起了「八角鼓」。奕誴聽說此事,非常生氣,于是趁著酒醉,哼著小曲,晃晃悠悠地來見皇嫂慈禧,慈禧見到后大驚失色,說道:「五爺喝醉了!」立刻派人將奕誴扶出殿外。
其實,慈禧也知道奕誴這是在向自己進諫,怪自己在長春宮看「八角鼓」,以后不敢公然在宮中聽戲了,就連慈禧就不得不給這位五爺三分面子,可見這位五爺的厲害。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理解,為何奕誴的母親鈕祜祿氏會被追封為皇祖祥妃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