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曾說過:流朱和浣碧兩個丫鬟,甄嬛真心喜歡的是流朱。
去御花園蕩秋千,甄嬛帶著流朱,在圓明園湖邊玩水,甄嬛還帶著流朱,一時看不到流朱,她總要問:「流朱呢?」
然而,就是這樣深得甄嬛喜歡和信任,全程無黑點的可愛小丫頭,也被甄嬛兇過一次,這也是全劇中唯一的一次!
這件事的因由是:皇上寵幸了華妃身邊的頌芝。
甄嬛與華妃和頌芝在園中相遇,被頌芝奚落。
回到自己宮中之后,流朱忍不住對著浣碧說:「小主剛才受了芝答應好大的氣,要依我的性子,非得賞她幾巴掌,送她去辛者庫服苦役!」
甄嬛立即拉下臉來,對浣碧說:「你聽聽流朱這張嘴,越發厲害了,眼見著我手下就是她當家了。」
這話說得就很重了。
第一次刷劇的時候,我不太理解,甄嬛為什麼要發這麼大的火。
流朱的性子向來就是這樣啊!
康祿海師徒叛主的時候,她也是直接闖到太監房里指著他們責罵。
花穗害甄嬛的時候,流朱讓她手握熱炭表忠心……
那會也不見甄嬛攔著流朱,反而很欣賞她性格中的爽快耿直。
這次,流朱不過是回到自己宮里為甄嬛抱了幾句不平,怎麼就惹毛了甄嬛了?
直到幾次重刷《甄嬛傳》之后,聯系全劇的前因后果,我才明白:甄嬛這次發火是為了什麼!
01、小懲大誡,告誡流朱和浣碧管好自己的嘴!
皇上明明對年氏一族多有防備,也惱了年羹堯,在后宮卻沒對華妃動手,反而納了她身邊的頌芝為答應,這違背皇上一貫的處事風格!
頌芝雖然有點姿色,卻身無長物。
再說,她伺候華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皇上想要納她,早就納了,怎麼還會等到今天?
就算皇上一時性起,突然看上了頌芝,也不至于寵她到如此程度!
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甄嬛雖然不能完全猜到皇上想要下的是一盤什麼樣的「大棋」,但也能夠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這個時候,沒有皇上的授意,誰的宮中有人生事,擾亂皇上的計劃,誰就等于撞到了槍口上。
基于這一點,甄嬛不敢讓流朱和浣碧逞口舌之快。
今天,流朱在宮里發發牢騷,甄嬛若不嚴厲制止,明天,心直口快的她跑到外面去說,會給她自己和甄嬛帶來滅頂之災!
02、殺雞儆猴,有意敲打浣碧
作為浣碧的長姐,甄嬛太知道她的毛病在哪兒了!
浣碧雖然名義上是伺候甄嬛的小丫頭,實際上卻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
浣碧本人,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是和流朱一樣的仆人看待,在她的心里,她就是甄府的「二小姐」!
浣碧最看不得的就是身份低微的人,飛上枝頭變鳳凰!
余答應得寵,她氣得半死。
安陵容得寵,她一改之前與安陵容親近的面孔,當著人家的面就摔摔打打。
為了能夠和她們一樣接近皇上,她不惜和曹貴人勾搭,背叛甄嬛!
有了「前科」的浣碧,雖然和甄嬛有血緣關系,但甄嬛對她的設防遠遠多于流朱!
更何況,這次頌芝是以華妃身邊最得寵的婢女的身份升為答應的,浣碧作為甄嬛身邊最得寵的婢女,卻沒有機會承寵,難免心生幽怨和嫉妒。
為了敲打浣碧,讓她放老實一些,甄嬛聽完流朱的抱怨,虎著臉對她一頓狠批,轉過臉問浣碧:「你說呢?」
浣碧又不蠢,看甄嬛生氣了,哪還敢順著流朱說?
只能小心翼翼地回:「奴婢想,不如先忍了這一時,以圖后報。」
甄嬛補充:「忍是要先忍這一時的,更何況我也不屑于對頌芝這樣的人動手。頌芝之所以這樣猖狂,是因為她背后有華妃,你們以為憑她就有這樣的能耐?她不過一個區區小卒!」
這話,流朱無心,聽不懂什麼。
浣碧有心,自然能明白,甄嬛這是在告訴她:
第一、頌芝能夠得寵完全是倚仗自己的主子,離開了主子,她什麼都不是!
暗示浣碧也不要有非分之想,離開了甄嬛,她同樣不會有什麼作為。
第二、即便頌芝眼目前看著得寵,但也不過是一個「小卒」,是為人「棋子」的貨色,沒有前程的!
安慰浣碧用不著嫉妒頌芝,頌芝也很可悲!
甄嬛對不記仇的流朱發火,敲打了性格陰郁善妒的浣碧,這一招實在是高!
所以,大家看到:浣碧后來越來越「懂事」。
她的懂事,可不是因為年齡大了,自然而然的轉性了。
也不是因為甄嬛利用浣碧擺了華妃一道,一勞永逸了。
而是因為甄嬛不斷地對浣碧「恩威并施」,讓浣碧不敢、不能,終至不想——背叛甄嬛!
03、自說自話,警醒自身
甄嬛向來心高氣傲,即便知道皇上在下一盤「大棋」,難道被頌芝這樣的人羞辱,她自己不生氣嗎?
她生氣,又不好發作,她需要時刻警醒自己清醒、克制。
批評流朱、敲打浣碧的那些話,甄嬛同樣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是啊,頌芝有什麼可怕?
可怕的是她背后的華妃!
流朱背誦到「擒賊先擒王」,立時頓悟了。
而甄嬛的唇邊也露出了一抹笑,她自己的心,也更加定了!
最后,我們不得不說:流朱這個姑娘的性格真好!
被甄嬛兇了,雖然嘟著嘴,卻全無記恨。
明白了甄嬛想要「擒賊先擒王」之后,她的眼睛都亮了,滿心為甄嬛高興,絲毫沒為自己感到委屈。
正因為這樣,后面流朱以那麼慘烈的方式犧牲了,甄嬛才痛不欲生!
甄嬛的身邊,再也沒有流朱了!
這世上,也再難找到流朱一樣的婢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