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津在林殊和景睿面前,說到自己心中的偶像時,林殊向兩個年輕人講了大梁也有類似的人。
當年他憑借一已之力,只身前往鄰國談判,不僅完好無損地回來,還讓彼此免了一場災難。
當時,豫津和景睿都驚訝大梁居然有這等人才,而當他們知道這個人便是豫津的父親時,更是表示無法相信。
他們不敢相信平時與世無爭,只呆在道觀中安心修煉的言侯爺,居然有這麼英勇的一面。
豫津和景睿不了解言侯爺可以理解,畢竟言侯爺的高光時刻,他倆還沒有參與其中。
但林殊不一樣,他可是見證了言侯爺很多事情的人,因此,在重回金陵時,林殊在言侯爺面前,只敢講真話。
因為,只有林殊知道,言侯爺這人有多厲害。
固執但不執著
宮里所有人都在忙著祭祀大典,言侯爺卻想利用這個機會,給梁帝一個大驚喜。
礙于皇后是自己的親妹妹,言侯爺想方設法讓她生病,這樣皇后就無法去參加大典而因此躲過一劫。
可惜,言侯爺的如意算盤打得再響,最后還是被林殊識破了。
如果是那些敢做不敢認的人,言侯爺此時應該極力否認自己的行為,以免禍及家人。畢竟,那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林殊在扶持譽王。
然而,言侯爺卻是個敢作敢當的人,直接就在林殊面前承認了自己的計謀。
當林殊勸阻言侯中止行動時,言侯爺憤世嫉俗,在林殊面前吐槽對眼下局面的失望與不滿。
這時候的言侯爺,在別人眼里,是個執著又冷漠的人。
然而,他雖執著,卻不固執。
在林殊為他分析了中止行動將會帶來后遺癥時,言侯爺雖然內心有諸多不滿,他依然冷靜下來,然后忍痛放棄了籌謀已久的計劃。
有人說,言侯爺不是挺血氣方剛的嗎?怎麼被林殊這麼一勸就放手了。
為了心愛的人和已故的兄弟,給梁帝制造一點麻煩和教訓也是可以的。
事實上,他的及時收手,才說明這個人的厲害之處。
恨很容易,放下卻很難,恨一個人只需要個人情緒就可以,但放下心中的仇恨,卻需要勇氣和決心。
遇事不怕事
隱退之后的言侯爺,看似無所事事,但真正遇到事,卻不怕事。
林殊在景睿的生日宴上,揭開了謝玉的真面目,謝玉惱羞成怒決定當晚不放過任何一個外人。
于是,他命令府兵將林殊等人逼到后花園,正準備下令放箭時,言侯爺不上報,也不帶任何幫手,只身一人前往謝府。
到達之后,他遇到前來看熱鬧的譽王,這時,言侯爺依然沒有想和他聯手的打算。
謝玉也不是省油的燈,看到言侯爺和譽王的架勢,他也不怕得罪人,直接來硬的。
謝玉不讓步,天不怕地不怕的言侯爺更是一點都不想退縮,他帶著必入的決定,步步逼近謝玉。
如若不是長公主出現,以言侯爺的力量,謝玉也抵擋不了。
后來,在九安山的時候,譽王的兵沖到殿外,當時,幾個皇子嚇到直冒冷汗,膽小的更是全身哆嗦,其它官員也是一動不動。
只有言侯爺面對危險時刻依然一腔熱血,他拿著手中的劍鼓勵眾人:「這道門不是最后的防線,我們還有手中的東西,還有我們的身體。」
說完,他就準備第一個沖出去對抗,幸好被林殊攔了下來。
血雖未冷,心卻已寒。
言侯爺寒冷的心,隨著局面的轉變一點點被激活起來。
他像當年扶持梁帝一樣,開始選擇站隊靖王,想通過自己的力量為百姓打造一個更為和諧的大梁。
有情義,有智慧
言侯爺年輕時意氣風發、一腔熱血,蕭衍在他和林帥的協助下,順利登基成為梁帝。
梁帝和許多君王一樣,愛江山更愛美人。
當他看上言侯爺的心上人林樂瑤之后,言侯爺只能忍痛割愛,讓林樂瑤進宮成為梁帝的宸妃。
失去心愛之人,言侯爺開始厭世,雖然后來也娶妻生子,但他對自己的妻兒一點都不上心。
后來,他看到林樂瑤在宮里的生活也不錯,梁帝對她也很好,言侯爺便說服自己只要心愛的人過得幸福,一切都是值得的。
誰知,后來因為夏江和謝玉等人的陰謀詭計,言侯爺最在乎的那些人一夜之間全沒了。
事情過了十三年,很多人提都不敢提,只有言侯爺這種有情有義之人,還在為已故的親人、朋友打抱不平。
他也一直在等機會,等待有人可以為故人洗白。
結果,真的等到林殊的歸來。
林殊和靖王正在想辦法營救衛崢,言侯爺覺得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卻被這二人的英勇和心中的義氣所感染。
于是,他雖然不喜歡林殊,也不支持靖王,卻為了情義接受了林殊的安排,開始籌備如何套路夏江。
夏江是個老奸巨猾的人,為了讓他入坑,言侯爺可是費盡了心思。
言侯爺先用一封家書,將夏江從懸鏡司引到偏遠的道觀,期間,無論夏江如何套他的話,言侯爺始終穩如泰山,守口如瓶。
反而到了最后,自信滿滿的夏江,被言侯爺的「裝」而亂了陣腳,最后落入林殊的圈套,讓他們成功救出衛崢。
這一局,幸好有言侯爺,如果沒有他,林殊等人無法成功。
也幸好言侯爺,依然心存俠義,他不想放過一個壞人,更不想錯過一個好人。
后來,長公主在梁帝的生日宴上,憑借謝玉的信在大殿上逼梁帝重審祈王舊案,結果梁帝大發雷霆。
這時,要是沒有膽量的人,可能早就躲起來看熱鬧,但言侯爺不顧梁帝正在氣頭上,他順著長公主的話,當著眾人的面前向梁帝提出附議。
也正因為有言侯爺的助威,梁帝最后被迫答應大家的請求。
而言侯爺也和紀王等人,協助靖王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查得一清二楚,他們終于還已故的朋友一個清白。
很多人說,言侯爺是《瑯琊榜》最讓人心疼的人,最好的朋友負了他,心愛之人又離他而去。
這兩件事情任何一件放在一個人身上,都足以擊垮他的意志。
但是,言侯爺卻又是令人敬佩之人。
即便世道對他不公,但他仍然保留風骨,保存俠義之心,待機會成熟之時,又能喚醒內心的力量,為別人做出貢獻。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 「你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總往高處爬,它使你總有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希望。」
言侯爺便是這樣的人,他對得起天地,更對得起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