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蘭至死不知,顧廷燁拼命護住曼娘,是因為一個女孩雁紫

顧偃開吐血身亡后,顧廷燁被小秦氏為首的一伙人趕出了顧家,不允許他見父親最后一面,也不允許他送葬,說是他氣死了親爹。

顧廷燁悲痛欲絕,當街抱著長柏嚎啕大哭,自此天天喝得酩酩大醉,直言自己什麼都沒有了,還大病了一場。

忽一日,顧廷燁被常嬤嬤邀請到外面酒樓會面,他滿心疑惑,心想有什麼不能在家里說的,但還是去了。

只是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又一次撕心裂肺。

二人坐定后,常嬤嬤拿出一堆貴重首飾擺在桌上,顧廷燁驚疑地發現,里面竟然有母親的禁步。

常嬤嬤氣急敗壞地說,這都是曼娘偷偷拿出去典當了的,自己贖回了一些,但還有些田地鋪面金額太大,自己沒錢,只能顧廷燁趕走曼娘后自己去處理。

顧廷燁聞言,連連說不可能,聲稱定是家里的小廝或女使偷出去變賣的,絕對不會是曼娘。即便常嬤嬤拿出曼娘簽署的當票,顧廷燁依舊不愿相信。

情急之下,常嬤嬤撲通一聲跪地,聲淚俱下地斥責顧廷燁:你是讓豬油蒙了心嗎?那朱曼娘不是個好人!你醒醒吧,哥兒,難道你真的情愿,被人一輩子玩弄于鼓掌之間嗎?

別說常嬤嬤氣得發火,隔著屏幕的我都快七竅生煙了。要知道,顧廷燁對朱曼娘,那可真是好得讓人咂舌啊。

初見曼娘就為其贖身。

顧廷燁本是侯府嫡子,朱曼娘是一個戲子。這在講究門第出身的那個朝代,兩人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本無在一起的可能。

然而,顧廷燁喝酒時和人發生爭執,遇到了身陷囹圄的朱曼娘,便出手替她解了圍、贖了身,還贈了一大筆銀子讓她謀生。

當朱曼娘一路追他到白鹿洞,楚楚可憐地說自己被哥哥拋棄,身無分文且走投無路,顧廷燁又收留了她。

和曼娘生兒育女。

那時候的曼娘在顧廷燁眼里,柔弱不能自理,單純善良人畜無害。

朝夕相處間,顧廷燁對「善解人意」的曼娘心生好感,與她生兒育女,費盡心思想給她一個安穩的家。

從白鹿洞回到京城參加科考的顧廷燁,悄悄把曼娘也帶回來了,買了一棟房子,儼然過起了三口之家的溫馨日子。

為此,他還把視作親媽的常嬤嬤,千里迢迢地接過來。

為曼娘求娶余嫣然。

再一日,顧廷燁去參加馬球會,看到場上哭得梨花帶雨的余嫣然,聽到魏行首說余嫣然最是溫柔賢良,她們這些青樓女子邀請她指導刺繡,嫣然都不曾拒絕。

顧廷燁便急匆匆跑去找父親,讓他到余家為自己提親。

看到一直討厭顧家,從來和自己都是對著干的兒子,忽然主動求娶清流讀書人家的嫡女,顧偃開以為兒子終于開竅了。

然而,父親不知道,顧廷燁真實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曼娘,因為他覺得余嫣然連青樓女子都不嫌棄,還能禮賢下士,定能容得下曼娘和兩個孩子。

為此,顧廷燁忍著被罵、被奚落,甚至被轟走得難堪,還跑去找余家老太爺,當眾表心意。

最終,余家答應嫁一個嫡女給顧廷燁,但要求顧家趕走朱曼娘這個外室。

顧廷燁情急之下,提出拿3家鹽莊,送給余家嫡女充作嫁妝,只要留下曼娘給她個名分就行。

聽聞這話,余家娘子登時起身就要告辭, 她說顧廷燁為了外室寧愿舍棄3家鹽莊,可見此人在他心中分量有多重,所以她不會把女兒嫁過來。

為護住曼娘氣死親爹、被趕出顧家。

可是,顧廷燁的父親一門心思要促成這樁婚事,便叫人去甜水巷捆了朱曼娘母子,打算處理掉,卻被顧廷燁阻攔。

父子二人隨即發生激烈沖突,顧廷燁控訴父親對她母親無情、侯府骯臟無恥,為了曼娘,他寧愿舍棄侯府的一切。

結果,老父親吐血身亡,顧廷燁被扣上氣死親爹的不孝罪名,趕出了顧家,連父親的最后一面也沒見著,甚至被剝奪了送葬的資格。

看到顧廷燁為朱曼娘所做的這一切,不得不讓人感慨:他對她是真好啊!

只見第一面,就為她贖身;第二面,便留她在身邊;后來,同她生兒育女;再后來,為了給她一個家,費盡心思求娶能容下她的余嫣然,為她忤逆生父,斷絕與侯府的一切,無條件地信任她……

因此,很多觀眾斷言,曼娘是顧廷燁最愛的女人。

所以,他才會為了護住她奮不顧身,寧愿得罪所有人,哪怕失去一切。

不光觀眾這麼想,就連顧廷燁身邊最親近的人,也都這麼認為:

常嬤嬤說,燁哥兒因為心里苦,把曼娘當唯一的慰藉,說白了就是有情嘛;而盛明蘭,則對常嬤嬤說,她一直以為曼娘的兩個孩子,蓉姐兒和昌哥兒,是顧廷燁有意要的呢。言下之意,不愛的話怎麼會有孩子呢?還有了倆。

然而,再讀《知否》原著,才發現我們錯了。

顧廷燁拼命護住曼娘,處處為她考慮,背后深藏的原因,竟然和一個叫雁紫的女孩有關。

顧廷燁的母親離世后不久,顧偃開就娶了小秦氏。那時候的顧廷燁,還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子。

小秦氏恨毒了顧廷燁的母親白氏,認為是白氏逼死了姐姐,也就是顧偃開的第一任妻子,還連累她被迫嫁到顧家,因此小秦氏對顧廷燁百般嫌棄。

于是,她便對顧廷燁玩起了捧殺的陰招,間接挑撥顧廷燁和父親的關系。

顧廷燁剛剛十歲,姿色艷麗的丫鬟便滿院子都是,當然都是小秦氏這個繼母對兒子的「厚愛」。因為侯府工資豐厚,這些丫鬟們爭先恐后地打扮,只為博得小公子的青睞。

只是那時候的顧廷燁,除了學習和練武,成天在外面跑,根本不懂男女之事。

然而,隨著年歲漸長,院里的丫鬟們開始動了歪心思,從以前的比姿色,開始暗地里耍手段爭寵,把顧廷燁的院子鬧得是烏煙瘴氣。

然而,那個當著顧偃開和眾人面,處處護著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卻從來不出手管束這些沒規矩的下人。

終于有一天,這些女孩們之間的小心眼,演變成了陰毒伎倆,鬧出了大事。

一個叫雁紫的女孩,服侍顧廷燁時間最久,也最得他的信任,被查出懷孕了。

要知道,顧廷燁作為侯府嫡子,如果未婚先有庶子,日后便無法攀上好親事了。而事發之時,父親顧偃開,正在為顧廷燁籌謀這件事。

怒火中燒的顧偃開,直接叫人綁了雁紫親自責問。雁紫顫抖著哭訴,她一直一碗不漏地喝了湯藥,定是有人暗算她。

這一查,竟然拔出蘿卜帶出泥,扯出許多見不得人的污糟事,氣得顧偃開大罵顧廷燁「好色敗家,不堪大用」。

顧廷燁面對突如其來的罪狀,一臉茫然。

他雖血氣方剛,卻并不好女色,而是胸有宏圖大志,不然怎會和長柏因為一張《燕云十六州》的堪輿圖而成為好友,且學問和武功皆出色呢?

他身邊伺候的丫鬟,皆是繼母小秦氏安頓的,他一直認為這個繼母對自己很好,所以不明白怎麼會出現這樣糟糕的局面。

但即便茫然,他也深知事態嚴重,可還是倔強地挺身而出,說「一人做事一人當」,執意要護住雁紫。

結果,他被父親狠狠打了一頓,臥床不起。

而雁紫當天就被灌藥趕了出去,院里的鶯鶯燕燕,也通通被顧偃開打發干凈,只留下其貌不揚、老實本分的秋娘伺候。

后來,當重情義的顧廷燁不顧傷痛,打發人去詢問雁紫的下落時,得知女孩已迅速被發賣外地,他沉默了許久,好幾個月都不肯和父親顧偃開說話。

自此,顧廷燁和父親的關系,日益惡化。而他想要護住,卻最終沒護住的女孩雁紫,就成了他的心病。

所以,當他在去白鹿洞求學路上,遇見柔弱不能自理的朱曼娘時,當父親再一次想要捆了曼娘發往外地時,顧廷燁一定想到了雁紫。

所以他拼了命地想要保護曼娘,其實根本不是因為愛,只是為了彌補自己心里的遺憾。

因為,顧廷燁說過,從始至終他都沒有想過要曼娘做正室,也沒有想過-先要庶子庶女,因為他深知曼娘的品性做不了正室,要不然他為何不直接給曼娘這個名分,而非要費盡周折找個高門大戶的嫡女,比如余嫣然呢?

而且,他知道有孩子,是曼娘有意而為,但他把曼娘的這種行為理解成了她對自己的依賴和情意,害怕被拋棄,所以想要個孩子,想要和他有個家……

事情說到這里,我們似乎就能理解,顧廷燁明明善于計謀、很會洞察人心,把明蘭和盛老太太這樣智慧的人都能裝進套子,為何偏偏被一個朱曼娘騙得團團轉,而朱曼娘的伎倆,常嬤嬤和明蘭一眼就識破了。

一切只因他心有執念,因為年少時未能保護住雁紫姑娘,所以遺憾心痛無法釋懷,成年后便在曼娘身上盡力去補償。于是,他對曼娘拼命維護,眾人皆以為源自愛,原來只是為了彌補內心深處的愧疚而已。

而這個秘密,明蘭恐怕到死都不會知道了。

用戶評論

2023/4/1 12: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