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上有嫡親長兄,二房齊衡,為什麼能承襲整個國公府

原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齊國公府嫡親長兄尚在,身為二房的齊衡一家,為什麼能承襲國公爵位?小編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其間的緣由。

林姨娘異想天開要撮合墨蘭和齊衡,盛紘被嚇得不輕,三言兩語間提及:「齊國公府的大老爺只有一孱弱獨子( 這里的大老爺便是齊衡的嫡親大伯),至今未有子嗣,一個鬧不好,說不準將來連國公府都是那齊衡的!」

齊家祖上是開國功臣,但此后多年無甚功績,甚至有些走下坡路,貴胄公府之末,可 又因家有「河東獅」,幸運地躲過武皇帝的清算,還攀上了兩門好親事。

當年武皇帝的妃嬪們恃寵生嬌,靜安皇后緊閉宮門隱居之時, 齊老夫人不但將丈夫看得如同蹲班房一般,還常替靜安皇后憤憤不平,勒令丈夫不許與那些‘狐貍精’的家族往來結交,齊老公爺懼妻如虎,竟然照辦。時人戲稱‘忽聞河東一聲吼,門前行人抖三抖’。

為此,齊家當時沒少受刁難冷落,不過待靜安皇后薨逝之時,連顧廷燁祖父母這般老實厚道之人也掃到了臺風尾,險些失爵,齊府卻安然無恙。未幾,先帝仁宗繼位,贊譽齊家門風敦厚,借著這股勢道,齊家二老為兩個兒子挑選了當時首屈一指的名門貴女為妻。

齊老國公(也就是齊衡的爺爺)育有二子,齊衡父親為老二。這二位國公府的公子爺均娶了紅極一時的高門顯貴之女。 長子(齊衡大伯)娶了兵馬大元帥兼國舅爺的長女,據說能雙手開百斤大弓;次子(齊衡父親)娶了襄陽侯的獨女平寧郡主,這兩門高門聯姻的婚事使原本位居貴胄公府之末的齊國公一夕紅得發紫。

不過這種好運是有代價的,兩位兒媳來頭大,架子大,脾氣自然也大,把當家婆母哄得暈頭轉向, 把丈夫都管得滴水不漏,子嗣單薄。大兒媳婦拿出父親鐵腕治軍的本事,把丈夫房里的鶯鶯燕燕一掃而空,拔花除草,弄的夫妻倆膝下只有一子,而且還是藥罐子,現在雖然娘家勢力大不如前,可齊大老爺也寶刀已老,奮斗不出第二個兒子來了

二兒媳婦平寧郡主,有樣學樣地把齊衡他爹也吃得死脫,自從生下齊衡后平寧郡主不能再生了,居然也不許齊大人開辟第二戰場,只能守著郡主和一個年長無子的妾室苦哈哈的過日子。

兩個兒媳,一個是將門虎女,一個是權爵獨女,于宮闈之中圣眷頗厚,把齊家男人管的死死的,導致齊家后代子嗣略顯單薄些,大房甚至斷了后,這也是大房無法襲爵的根因。

齊家兩房一家一個嫡子,依照祖制,大房襲爵,根本沒二房平寧郡主家的事,可奈何齊衡堂兄是個藥罐子,長年躺在屋里養病, 最后也沒能生個兒子出來,大房又沒其他子嗣(原著中,明蘭赴齊衡龍鳳胎滿月酒曾偷眼看了下大房兒媳的身形舉止,非但不似生育過,仿佛還未破身,可見是有多孱弱。)

相較于孱弱的堂兄,齊衡身體健康,與申氏育有一對龍鳳胎(染上時疫,母子俱亡),又與長公主嫡孫女育有二子,當時羨煞了大房伯父伯母。

況且,作為齊國公府孫輩兒郎,齊衡不僅俊美出眾,性子溫和,待人寬厚隨和,還熱愛學習,簡直是王孫貴族的好榜樣,就如盛紘所言:「自來公侯伯府出身的公子哥兒,不是庸碌無為便是放蕩惡霸,似齊衡這般上進才干的孩子還真沒幾個!」

齊國公府祖上早就一心向文 ,與其讓子弟繼續刀口舔血,還不如拽文弄墨混飯吃來的容易。是以開國甫一甲子, 齊家便出了一位同進士,兩位舉人,三個秀才,雖質量有待進步,但精神可嘉,等到了齊衡這質量可是上乘。齊衡承載著齊府的未來希望。

還有,齊衡有個選兒媳目光如炬的好母親平寧郡主。細想來,平寧郡主實可算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她雖生來尊榮,卻從未被眼前富貴迷住心竅而狂妄自大, 她清醒地意識到將來的危機——皇帝老了,生父老了,自己沒有親兄弟,老公只是次子,還有強勢的大嫂,不論是齊國公府還是襄陽侯府,都很難依靠一輩子。

平寧郡主早就做好了打算,選兒媳婦目光如炬,齊衡的三個妻子,即便第一個早早領飯盒的嘉成縣主,如果不是政局變生肘腋,何嘗不是極大的助力。第二個妻子申氏,成功地幫齊氏父子在新朝建立的晉升階梯,使齊家從一個舊勛貴迅速轉型成為新皇帝的忠臣能臣。

第三個妻子更是尊貴——慶寧大長公主的嫡孫女,幫齊衡與在宗室皇族極有勢力的慶寧大長公主搭上了關系,從而擊敗了同樣也很有勢力的齊府大房,成功承襲了爵位。

是以,齊衡一家以二房身份繼承爵位,成為齊國公府的當家人。

用戶評論

2023/4/1 1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