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堪稱是我國近年來古裝宮斗劇的頂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極為生動,哪怕是甄嬛身邊的一個小丫鬟流朱,都有著自身的魅力和特色。
但流朱的戲份并不多,在《甄嬛傳》的前期就下線了, 甄嬛后期也再也沒有提起過這個和自己情同姐妹的丫鬟,這是為什麼呢?
主仆情深
流朱是甄嬛從小一起長大的貼身丫鬟,在甄嬛第一次出場時,她就陪在她身邊。
據她所說,她本是街頭無依無靠的孤女,幸好被甄遠道帶回家中做了個丫鬟才能有個棲身之所,所以她對甄家十分的感恩,對甄嬛也是忠心耿耿。
甄嬛也十分看重流朱,她進宮之前向父親討要兩個丫鬟的時候曾說過:「流朱機敏果決,有應變之才;浣碧心思縝密,溫柔體貼。兩個人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以后宮中的日子少不得她們扶持我周全。」
後來果然不出甄嬛所料,流朱機靈又有急智,在宮中從來都沒有惹過麻煩,反而處處體貼甄嬛的心意,為她擋下了不少危機。
無論甄嬛是風光還是落魄, 流珠都不在意,始終牢牢地守在甄嬛身邊,時刻寸步不離。
更難得的是,流朱并不像浣碧一樣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她哪怕知道宮女一旦勾搭上皇上就是一步登天,也從來都沒有對小姐的丈夫起過任何綺念。
皇上來的時候,她從來不出頭,處處避嫌,還經常阻攔浣碧過去攪局。
流朱這樣的忠心也讓甄嬛將她當成了身邊最可靠的人,甄嬛在外面會有什麼私密之事的時候,浣碧可能不在,但流朱一定會留在她身邊。
也因此,流朱對甄嬛的所有秘密可謂都是了如指掌。
深知私密
流朱陪著甄嬛從甄家的小姐走到后宮的莞嬪, 她見證了甄嬛前半生幾乎所有的歲月,對著甄嬛那些不可人說的秘密可謂是一清二楚。
在甄嬛進宮之前,愛慕她已久的太醫溫實初給他寄來了一封情意綿綿的信件。
要知道當時甄嬛已經是鐵板釘釘的皇家妃嬪了,這封信要是被別人知道,甄嬛恐怕也就兇多吉少了,說不定還要連累家人。
所以甄嬛哪里敢留下這封信,她立刻就叫來了身邊最忠心的流朱,讓她將這封信扔到火盆里燒掉。
流朱聰明機敏,早就猜到了這封信的內容,她一言不發地將這封信燒掉,并且在以后的歲月里從來沒有提及過這件事。
在甄嬛進宮之后,她旁觀了后宮的爾虞我詐,華妃囂張跋扈、草菅人命,皇后心機深沉,其他的妃嬪也沒有一個是吃素的。
她們為了皇上的恩寵智計百出,爭得頭破血流。
這樣的「盛況」把甄嬛主仆都嚇得不輕,所以甄嬛只能通過裝病的方法避寵來保全自己。
這種行為在后宮可算是重罪,畢竟皇帝挑選妃嬪就是為了享受美色、綿延子嗣。
甄嬛這樣不僅僅是不履行自己的職責,還犯了欺君之罪,溫實初給她開藥的時候都嚇得冷汗直流。
甄嬛也知道這事見不得人,所以在求溫實初幫忙的時候, 整個房間里就只留下了流朱一個丫鬟,連浣碧和瑾汐都對此一無所知,這足以見得她對流朱的信任了。
流朱也沒有辜負甄嬛,自始至終都沒有將這件事透露出去,以至于所有人都覺得甄嬛當時就是生病了。
甄嬛病的日子長了,宮里的下人們也紛紛另尋高枝,流朱替甄嬛感到委屈,所以經常勸她出宮轉轉。
也正是她們在御花園的這一轉,才讓流朱見證了甄嬛和皇上的感情。
當時皇上看甄嬛吹簫的神態和曲藝與純元皇后極為相似,所以立刻就將甄嬛加入了自己的手辦大軍。
不過他覺得能吹出這樣意態高潔的曲子的甄嬛必然不是人間俗物,所以就假借果郡王的名號和甄嬛相交。
甄嬛雖然高興自己遇到了個知己,但是顧忌著身份也不敢再多留,于是帶著一旁沒有出聲的流朱匆匆離開。
不久之后,甄嬛再次來到了御花園,滿面笑容地蕩起了秋千。
這個時候皇上突然襲擊,將她的秋千高高推起, 甄嬛這個時候還以為是陪在自己身邊的流朱所為,轉頭一看,被嚇了一跳。
皇上倒是不覺尷尬,直接和甄嬛討論起了樂理,撩得甄嬛春心萌動不已。
也就是在這一次兩人中間產生了一些特別的情愫,流朱這樣機靈的丫鬟,自然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所以她才會在甄嬛因為皇上的失約而傷心失落時對她百般勸慰,絲毫不顧這種王爺與妃子交往的事情暴露出來是殺頭的重罪。
還好不久之后皇上就按捺不住相思之情,表露了自己的身份, 順便還當場把甄嬛升為貴人并將欺壓甄嬛的余鶯兒給罰了一通。
甄嬛如愿以償,終得佳偶,流朱也為她欣喜不已,一路小跑著回去通知這個好消息,讓甄嬛一進宮就能夠得到眾人的祝賀。
最大秘密
之前的幾件事都還算不了什麼,畢竟這些對于甄嬛來說都是能夠敷衍過去的。
哪怕暴露出來,以她的伶俐口齒九轉心腸,在皇上面前脫罪也不算什麼難事。
只有一個最大的秘密,才是跟甄嬛性命息息相關的,而這件事發生時,在一旁的也只有流朱。
那是在一次參加宴會的時候,甄嬛穿著全套的妃嬪服飾,累得全身酸痛,又看著宮中的人虛與委蛇覺得十分煩心。
所以她就偷偷離席,帶著流朱一起去外面轉一轉,舒緩一下心情。
兩人在景色優美的花園里一逛逛到了湖邊,在炎熱的夏季,湖水清澈透底,涼意逼人。
甄嬛瞬間就想到了自己在家做小姐時經常玩水的畫面,于是讓流朱看著附近不要讓人過來,自己則是脫下了鞋,放肆地在湖中踩著水。
流朱看著甄嬛這麼高興,也在一旁和她笑鬧,但是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男子的聲音插了過來,兩人都被嚇了一跳。
甄嬛更是差點跌進了湖水里,還好那個男子伸手拉了一把,才讓甄嬛不至于當場出丑。
不過這個男子也十分的輕狂,居然調侃甄嬛:「妳怎麼這樣輕?」
甄嬛又羞又氣,趕緊在流朱的幫助下掙脫了開來。
流朱害怕這個男子放肆,用小小的身體遮擋在甄嬛前面,勇敢地呵斥男子趕緊放手,男子這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果郡王。
這個甄嬛一生中最愛的男人終于真正出場,但甄嬛對他的第一印象卻并不好,流朱亦然,畢竟誰會對一見面就醉醺醺的外男有好感呢?
更何況果郡王看著甄嬛羞澀的樣子大感有趣,還調戲了一句。
「李后主曾有詞贊佳人膚白為‘縹色玉柔擎’,所言果然不虛也。只是我看不若用‘縹色玉纖纖’一句更妙。」
熟讀詩書的甄嬛一聽這話就知道他是在偷看自己的腳,氣得臉色發白,同時也十分的害怕。
畢竟在古代風氣保守,女子的腳一輩子就只能在夫君面前裸露。
這個時候被果郡王看到,那可不是一件小事。
流朱看著小姐的樣子, 也顧不得果郡王是皇室貴胄,惡狠狠地瞪向他,扶著甄嬛就離開了。
甄嬛知道此事不小,于是叮囑流朱千萬不要將這件事說給別人聽。
畢竟女子的腳被外人看到,在別人眼里就是妥妥的失貞,這件事要是鬧了出來,后宮的女子肯定會借此群起而攻之。
皇上沒辦法拿自己的親弟弟怎麼樣,火氣也會向無辜的甄嬛發泄。
如果是這樣的話,甄嬛這麼久以來獲得的一切,恐怕就要成夢幻泡影了。
流朱對這件事果然三緘其口,從來沒有向別人提及,這也救了甄嬛一命。
后期,皇帝看出了回宮的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貓膩,幾次三番地加以試探。
如果不是從來沒有證據的話,甄嬛恐怕就要直接和果郡王一起共赴黃泉了。
護主而亡
雖然流朱知道甄嬛這麼多不可言說的隱秘, 但甄嬛深知她的忠心,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她會出賣自己,所以日子如果就這麼平靜的過下去的話。
流朱最后應該會像甄嬛所計劃的那樣,嫁到一戶好人家,相夫教子,一世平安,但是宮中最不缺的就是意外。
在華妃死后,甄嬛已經達到了一家獨大的地步,皇帝對她極為寵愛,甚至到了無子封妃的地步。
甄嬛這個時候也沉浸在愛情和勝利之中,以為自己就是皇上心中最特殊的那一個。
可在封妃典禮當天,現實卻給了她狠狠的一個耳光。
皇后精心設計,讓甄嬛穿上了純元皇后初見皇上那天穿的舊衣。
對妻子魂牽夢縈的皇上隔著簾子見到甄嬛的那一刻,還以為是純元皇后終于還魂相見,但他掀開簾子卻發現背后的人居然是甄嬛。
這給了他極大的打擊,憤怒之下,他將甄嬛禁足碎玉軒,不許人探視。
宮里向來是拜高踩低, 甄嬛失寵之后,日子過得極為艱難,平日里冷飯墉菜也就算了,就連甄嬛傷心暈倒,侍衛都不許人去請太醫。
那時甄嬛已經奄奄一息,流朱和浣碧情急之下想要闖開宮門找人求助,但是兩個弱女子又怎麼敵得過人高馬大的侍衛呢?
屋里是生死不知的小姐,屋外是如狼似虎的侍衛,流朱終于無法再忍受下去了。
她明白,這個時候除非是出場人命,否則的話是請不來太醫的。
這個忠心耿耿的小丫鬟心一橫,直接沖向了侍衛鋒利的刀刃,就此香消玉殞。
流朱的死亡終于給甄嬛求來了救命的太醫,太醫不僅救活了甄嬛的命,還診斷出了甄嬛的身孕。
皇上看在孩子的面子上,終于解除了甄嬛的禁足,還低頭向他求和。
甄嬛這才擁有了一線生機,并且在后期攪風攪雨,成功登上了人生巔峰。
但無論她享有多高的權力,流朱也再也回不來了。
在后期,甄嬛經歷了姐妹的背叛和丈夫的變心,流朱的真心也就顯得越發難得。
流朱的去世帶走了甄嬛的單純和善良,她明白在后宮中安身立命,必須心狠,步步為營,所以她一次都不敢再提起流朱。
唯恐想起這個代表著自己所有甜蜜往事和心口隱秘的人兒,會讓自己無法在這個深宮繼續堅持下去。
流朱是甄嬛從小一起長大的丫鬟,她見證了甄嬛所有快樂的青春歲月,也為甄嬛保守了無數在宮廷中不能說出口的秘密。
最后甚至為了甄嬛的安危撞劍自盡, 她對于甄嬛來說就是心頭最深的疤痕,雖然不敢再提起,但時時刻刻都在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