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樣是庶女飛上枝頭,為什麼康姨母只跟明蘭過不去

《知否》里的大反派有很多,讓人牙根癢癢恨不得鉆進屏幕抽兩巴掌的也不少。

有些人是心思壞,用陰謀詭計算計別人,有的則是從里到外都壞透了,設計陷害不成就拿刀明晃晃地去殺人。

王家的嫡長女,盛家孩子們都討厭的姨母康王氏,就是那種從里到外都壞透了的人。

在王家做女兒時,她就憑著各種手腕哄父母開心,說哥哥和妹妹的壞話,給新進門的嫂子使絆子,不管跟誰,只要稍微有點不順心意,滿嘴都是喊打喊殺要死要活。

她是王家的嫡長女,也是最受寵的女兒,父親的偏袒,母親的維護,讓她養成了驕縱跋扈的性格。

她以自己的身份為榮,從來都不怕犯錯受罰,因為有母親擎天護著,有一群人給她擦屁股。

對她有用的人,她會去攀附,討好,利用。瞧不上的人,她會惡語嘲諷,讓她不爽的人,她都會去踩兩腳甚至捅兩刀。

其實看《知否》的時候我一直感到奇怪,作為王若弗的嫡親姐姐,康姨母手段這麼厲害,為什麼沒有幫王若弗打壓林小娘,反而是讓妹妹受了十幾年的壓迫,事后卻來嘲諷她。

端看康姨母的為人處世,當時應該是覺得妹妹對自己沒什麼用,有個被妾室欺負的傻妹妹,更能突顯出她做大娘子的能力和尊寵。

眼看著盛家的男子在仕途上越來越好,女兒們嫁得也好,女婿也個個都是厲害的主兒,她才稍微的向王若弗擺擺手,伸出個橄欖枝。

這時候她對王若弗的好,不是姐妹情深,而是想用這個傻妹妹做橋梁,讓盛家為她辦事,不止是京城的盛家,連宥陽老家盛紘的堂兄都要為她做的壞事擦屁股。

康姨母這種人就是屬于無利不起早的典型代表,就像如蘭說的:「天上下了雨,她都恨不得接電回去煮茶喝」。她從來只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借著王若弗攀上盛家,她自然也不會落下盛家女婿的資源。

出于嫡女對庶女的歧視,她從來都看不上盛家的兩個庶出女兒,但是盛家的這兩個庶女卻嫁得最好,夫家的地位比嫡女嫁得都高。

但是同樣是烏鴉飛上枝頭變鳳凰,康姨母對明蘭和墨蘭的態度卻完全不同,難道她也喜歡墨蘭虛與委蛇的妖精做派?

為什麼明明是明蘭的利用價值最高,她卻不肯好好跟明蘭處好關系,非要跟她針鋒相對,甚至拿刀殺人呢?

1,

作為王家的嫡女,王若弗有一點真的跟她姐姐很像,就是對自己嫡女身份的顯擺,對庶出孩子的鄙視。

王若弗罵長楓是庶出的王八羔子,罵墨蘭是小娘養的,叫林小娘賤婢。康姨媽對妾室也是呼來喝去,對庶女不是打就是罵,甚至把十幾歲的庶女送去給七十多歲的老頭做妾。

作為庶女的明蘭雖然見康姨母的次數不多,但就算是隔著一層的庶女外甥女,康姨母也從沒給過她好臉色,每次拜見不是被冷嘲熱諷的數落就是被訓斥。

明蘭在盛家本來就沒有存在感,靠著隱忍守拙才能平安過活,在大家的眼中她就是個不敢怒也不敢言的受氣包,面對康姨母的編排訓斥,她只能低著頭唯唯諾諾的應承。

所以,在康姨母的印象里,明蘭有祖母護著也沒什麼了不起,她照樣可以打罵訓斥。

但墨蘭就不同了,她跟林小娘學了一身撒嬌賣乖的本領,雖然也是庶女,但她從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反而認為自己是盛家最出色的姑娘,有林小娘寵著,盛紘護著,她在盛家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會怕作為外人的康姨母。

所以康姨母雖然表面上也會喊墨蘭是個賤人,但從不會過分為難她。

明蘭跟顧廷燁結婚后,三日回門時,三姐妹同時給大娘子王若弗請安,親生女兒如蘭最自在,庶出女兒明蘭最恭敬,得寵女兒墨蘭最敷衍。

墨蘭在王若弗和康姨母的面前都敢跟梁晗耍性子,去前廳吃飯時還氣呼呼地走在最前面,梁晗在后面拉住她說:「你慢點,母親大人還沒有出來呢」。她才在門口停下腳步等著眾人。

可即便是這樣,康姨母也沒有說她什麼,反而是明蘭拉著如蘭說了一會兒話,就被康姨母教訓,嘀嘀咕咕竊竊私語,沒有把王若弗這個嫡母放在眼里。

因為在她的印象里,明蘭就應該是一副膽小怕事的模樣,就應該是躲在墻角聽訓的那種怕極了的小羊羔一樣的神情,就應該是在嫡親姐姐面前,在嫡母面前要唯唯諾諾的樣子,而不應該是這樣穿著華麗打扮高貴拉著嫡親姐姐說悄悄話的自信模樣。

惹她生氣的不是明蘭不夠恭敬,而是明蘭的變化。

明蘭攀附當朝新貴后轉眼烏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遇讓她眼紅,更讓她恨。

墨蘭雖然也嫁入高門,還當眾生氣變臉,但她卻不以為然,因為她知道墨蘭的脾氣秉性和手段,自己作為拐著彎的姨母從未在她那里討到過好處,自然也就習慣了她的目中無人。

對于撈不到好處的人,只要不擋自己的路,康姨母也不會揪著她不放,這就是她的處事態度。

2,

康姨母知道明蘭的性格和在盛家的處境,可是三日回門她是第一次見顧廷燁,為什麼敢當眾刁難明蘭呢?

因為明蘭以前很懦弱,因為她自以為對庶女很了解。

她在收拾自己家里一院子的庶女時,慣用的手段就是恐嚇,庶女身份卑微,隨便被她嚇兩句就會魂不附體,唯命是從。

她之所以刁難明蘭,就是為了達到這個效果。

明蘭的夫婿顧廷燁是新貴寵臣,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位高權重,要是能得到他的幫助,對康家和他的孩子而言都是大有助益。

可是她想跟明蘭攀上關系,通過盛家她就是個拐著彎兒的姨母,好聲好氣求著明蘭辦事,明蘭自己娘家就有那麼多兄弟姐妹,什麼時候才能輪到她?

所以她才想利用明蘭作為庶女,害怕訓斥的心理,先做個惡人,讓明蘭害怕她,這樣以后她吩咐明蘭辦事情,明蘭自然不敢推諉。

明蘭在康姨母的心中是可利用之人,但她又不想通過刻意討好去利用她,她想通過自己的威勢和恐嚇,讓明蘭自覺的把她的利用當成對長輩的孝敬。

墨蘭嫁的伯爵府按理說也是位高權貴,可為什麼康姨母卻從未為難過墨蘭,難道康姨母不需要她的幫忙嗎?

康姨母剛開始不為難墨蘭求幫助,是因為看不上她,后面是因為兩個人有了共同的敵人。

墨蘭本來就對明蘭能嫁入侯府懷恨在心,看到明蘭三日回門時的陣仗更是眼熱,但她從未想過要跟明蘭和好,而是嘲諷她: 「小人得志,窮人乍富,有什麼好顯擺的。」隨后轉臉就怪梁晗沒有給她準備上好的馬車害她丟了顏面。

墨蘭準備把林小娘的牌位搬到玉清觀還要盛紘給林小娘做法事的事情,又被明蘭當場堵住了,因為顧廷燁的一頓說辭,盛紘還把林小娘的名字從族譜上劃掉的。

這一次的交鋒,墨蘭發現自己撒嬌哭鬧的本領根本敵不過明蘭和顧廷燁的權勢,更加深了她對明蘭的恨意。

她從小到大的目標就是要做盛家最出色的女兒,要嫁得最好,把花籃和如蘭兩個嫡女都踩在腳底下,可是她費盡心機謀劃到的成果還沒顯擺幾天,便被明蘭這個不起眼的庶女給搶了風頭。

所以,把明蘭從高處拉下來踩在腳底下就成了她的目標。

當她發現康姨母也有這個想法時,兩個人自然就成了盟友。

明蘭在顧家的和府宴故意錯開了梁家母子的時間,就是不想請墨蘭,但康姨母卻讓小秦氏給墨蘭發了一份獨帖,還向小秦氏推薦墨蘭,說她溫順懂事知書達理是個可以開解小秦氏的人。

這個時候墨蘭康姨母和小秦氏明顯站到了一隊。

果然,墨蘭出現在侯府的宴會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攀上了齊衡的大娘子申氏,添油加醋地說了不少明蘭和齊衡的往事,導致申氏當場向明蘭發難;

故意把明蘭跟齊衡會面的地點透露給石頭,讓顧廷燁發現兩個人私會的事情;

國舅府的大娘子和貴妾在明蘭的宴會上大打出手,她還在一旁捂著嘴嘲諷。

此時的墨蘭成了康姨母的幫兇,小秦氏的幫手,她們自然也不會為難她。

作為康姨母的親外甥女,華蘭的夫君謀了個好差事,康姨母便想讓自己的兒子去分一杯羹,如蘭的夫家尋了個外放的差事,她立馬算計著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她對自己的親外甥女都這樣,為什麼愿意與墨蘭交好,就是因為墨蘭站在了她的隊里,而華蘭和如蘭的心里裝得是盛家和明蘭。

3,

康姨母跟明蘭的矛盾一步步升級,從諷刺打壓到恐嚇威脅,甚至最后要殺了盛明蘭才解氣,這其中自然是康姨母的貪心,惡毒所致,但也少不了墨蘭的推波助瀾。

人貴行善,康姨母的惡念害死了自己也連累了娘家,墨蘭的妒忌和心狠也讓她用一輩子的困頓來償還了。

用戶評論

2023/4/1 13: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