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風頭最盛的港圈男人非吳鎮宇莫屬。
原因無他,誰讓他敢說又敢做?
這不,兩年前他模仿張藝興跳舞的視訊又在網上火了。
視訊里他一邊抖腿一邊笑出了聲——「他的腳就是這一樣開開合合,我只有下半身能模仿他。」
視訊一紅,連張藝興本人都被驚動了,連夜上線關注了吳鎮宇。
不僅如此,最近在綜藝《無限超越班》里,吳鎮宇也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
他前腳懟愛豆周柯宇:拍吻戲連妳媽媽都不關心,竟然還要擔心粉絲。
后腳又替「迪冪孟扎」趙櫻子跟爾冬升解釋——
她的意思是,我長得可以像她們,但演技可別來沾邊兒。
因此,不少人都在感嘆:吳鎮宇的嘴是抹了鶴頂紅嗎?
可惜的是,如此熱鬧光景,已是古早港圈人在內娛留下的最后背影了。
01
稍微了解一點吳鎮宇的人就明白,「憤怒」就是他在娛樂圈一貫的狀態。
——沒有他不敢說的話,也沒有他不敢做的事兒。
別說普通流量明星,更大的咖他都懟過。
當初《無間道2》上映,他因為倪永孝這個角色入圍香港金像獎。
因為好評很多,他穿著一身粉色長衫出席頒獎典禮,甚至勝券在握地說自己已經想好答謝詞了。
哪成想,那一年拿下金像獎影帝的是出演了《大只佬》的劉德華。
見證如此結果的他,直接對著鏡頭猛烈抨擊:
「香港的娛樂圈,講運氣、講人脈、講觀眾緣,但是不講實力,實力是放在很后面的。」
後來,即便再被金像獎提名,他也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甚至還在頒獎當天被人偶遇在北京旅游。
聽說朋友劉青云在金像獎輸給劉德華,他還在媒體面前表示恭喜:
「我恭喜他啊,起碼沒有失去朋友。如果要用那些東西(獎項)來證明,去花園街買個擺家里都可以了。」
他的性格就是如此,但凡有不爽就必須發泄——
在片場有看不順眼的東西,別人不說,他必然第一個出來替大家發飆。
兒子費曼在錄節目時受了傷,他立即不留任何情面地質問節目組:
受傷到現在保險都還沒搞定,是要法庭上見嗎?
在一次發布會上,記者問他為什麼演技這麼好,要轉行當導演,他半開玩笑地又懟了回去——
那妳問吳京嘛,他四十六億票房呢。
見到楊笠因為「普信男」被罵,吳鎮宇就直接發文說那些對號入座的觀眾就沒有幽默感。
哪怕是面對捧他出道的TVB,他都依舊照罵不誤。
值得一提的是,吳鎮宇這張嘴從來不止針對外人。
對待自己人,他也不留情面。
兒子費曼就是他的第一個受害者。
他從小就被吳鎮宇揶揄長相秀氣,從此有了個流傳內娛的外號「bbgirl」。
好不容易客串一部老爸的電影,吳鎮宇又出來狠狠拆台:
他根本沒有做演員的天分,和同齡童星差太多了,連喜怒哀樂都分不清的。
後來費曼漸漸長大,身材橫向發展,他又不忘記繼續放話:
我兒子的體重是張智霖兒子的一倍。
在這之后,他還和費曼在網絡上玩起了互懟:
妳這樣的來做直播減肥,一定有效果。
當然了,他懟的最多的,還是自己。
別人往往會給自己的夢想裝一個高大上的精美罩子。唯獨他,對著鏡頭就直言自己曾經的理想是做個有女人養的小白臉。
至于為藝術獻身?怎麼可能。
想當明星就是因為可以穿好看的衣服,見到美女,不用朝九晚五,大早上就起床。
聊自己的從業經歷,他不避諱地說自己從前總是有對眼的毛病。
記者夸贊他演商業片,也總能給人帶來一種文藝片的感覺,他就立馬蹦出一句反駁——
「妳是指票房方面變成藝術片嗎?」
對自己和親兒子都這樣,吐槽一句小鮮肉那不是手到擒來?
什麼拍偶像劇的演員才是神經質,看起來很白癡;
沒演過爸爸,妳總有爸爸吧?
長成這樣,有沒有這個功力,就別吃這行飯了。
他的話,字字句句都說得很難聽,但妳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批評大部分都有道理。
無非就是他不愿意給別人留面子罷了。
02
吳鎮宇能夠養成如此混不吝的個性,港圈的大環境起了很大的作用。
從前的香港明星,基本都是在人堆里摸爬滾打熬出來的。
一如吳鎮宇,當年光是考學就落榜了三次。
等到出道之后,他也是在電影和電視片場跑了無數場龍套,才終于等來了揚名立萬的機會。
可即便如此,他們中的大多數也沒有那麼多的光環加身——
蔡少芬當年當選香港小姐,火遍大江南北,在電視劇里演主角的時候,也不過一部劇兩萬塊。
他們的工資,甚至少到要由汪明荃在公開場合喊話求加薪。
所以,那會兒的娛樂圈也從來不會把明星當個寶貝供起來。
妳是天后王菲,上了綜藝節目也得表演手插蜂箱唱歌;
妳是大名鼎鼎的謝霆鋒,上了綜藝還不是得玩走鋼絲給觀眾看。
周潤發在綜藝節目上表演過噴火;
黎明曾經拿脖子擰鋼條;
梁朝偉甚至在綜藝上還玩過生吞玻璃。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首先得是一個敢說敢做的真人,然后才是明星。
無論咖有多大,面對鏡頭他們都是「妳敢問,我就敢回答「的姿態——
張智霖被問聽沒聽過年輕退休又有錢,他就回:
我只知道升官發財死老婆。
舒淇被記者問到在異鄉會不會更容易發展感情。
她也毫不猶豫地就點頭,人悶的時候就是要找個男人玩玩。
張柏芝會在綜藝上cue王菲和謝霆鋒;
莊思敏上綜藝被問到有沒有曾經在車上親熱,也沒有要避諱的意思,反而坦然地回應:
該做的都做過。
節目組也會特意在張衛健做游戲的時候,把他前女友的名單列成答案,讓他自己表演。
他也不會有什麼氣惱的情緒,甚至還直接在鏡頭前把這些緋聞女友一一認下:
沒錯,這些都是我的前女友。
如此待遇,陳豪也曾完完整整地經歷過一遍。
就算妳試圖在綜藝上掩藏自己的行為;
諸位大佬也會毫不留情地當著妳的面戳穿謊言。
鏡頭前的調笑可以,表達憤怒自然也不在話下。
當初劉德華想要帶著無線五虎一起從待遇不好的TVB跳槽,結果原本商量好的梁朝偉卻突然變卦續約。
最后,牽頭的劉德華只得被無奈雪藏了一整年。
當時的他也不曾收斂自己的憤怒,對著鏡頭表露了情緒:
「我是把他當兄弟,不知道他是否把我也當兄弟。」
粉絲之間的糾葛也是那時起就有的傳統。
當時張國榮和譚詠麟的粉絲每天都鬧得不可開交。
唯一不同的是,那會兒的愛豆不會躲在經紀公司身后。
張國榮不止一次出來說過爭斗無意義,譚詠麟甚至還曾直接宣布退出之后所有的音樂比賽和評獎。
他們的話語或許并未創造了多少體面,但至少出自本心。
反觀如今的娛樂圈,明星們早已成手握高薪的人上人,粉絲們捧著、節目組供著,圈內同行之間也都處處都充斥著假客氣的恭維。
今天夸妳長得真美,明天就說妳的演技馬上超越梁朝偉。
話說得是漂亮,可真心卻未必有幾分。
都說良藥苦口,終究還是有道理的——
見多了這些輕飄飄的違心奉承,那些帶著點憤怒的真心吐槽反倒顯得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