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自己放棄的,如今卻來怪罪我?」
「當初我說替你出馬,是你前怕狼后怕虎,遲遲不敢做決定。」
顧廷燁向盛明蘭表白成功的那一日,也是齊小公爺高中魁榜的日子。
滿懷期待的小公爺,等著母親從盛家提親回來,卻得知明蘭要嫁給二叔顧廷燁,小公爺急吼吼地沖出去找顧廷燁算賬。
顧廷燁劈頭蓋臉對著齊衡一番說辭,讓所有人都認為,齊小公爺錯失明蘭,都是因為他的懦弱。那一刻,我和所有的觀眾一樣,心里覺得好解氣:
「看吧,讓你瞻前顧后,這下后悔了吧!明蘭嫁給顧廷燁那才對,也只有顧廷燁這樣什麼都敢豁出去的男人,才值得明蘭擁有!」
不僅在顧廷燁眼中,齊衡放棄明蘭是因為缺乏勇氣,見證過小公爺和明蘭初戀的很多人,都這麼認為。
齊衡在顧廷燁那兒碰了一鼻子灰,依舊不甘心,夜里跑到盛明蘭家敲門。
明蘭的心腹丫鬟小桃,毫不客氣地懟了小公爺:
「是你先放棄的,小公爺背信棄義,讓我們姑娘成了全京城的笑話,笑她癡心妄想。小公爺再不走,我就喊人了。」
氣呼呼地說完,小桃重重地關上了大門,還不忘對門內的丹橘嘟囔了一句,「還有臉來!」
而門外,只留下小公爺,獨自在風中凌亂。
還有盛老太太,雖然認可齊衡這個人,但一開始就告訴明蘭,嫁入齊家真的很難。
可是眼瞅著齊衡承諾,非明蘭不娶,若郡主不同意便以死相挾。看到小公爺如此為愛勇敢,老太太同意了明蘭為他守候。
結果,先是郡主毫無征兆地上門,讓明蘭和齊衡結為兄妹,明目張膽地暗示:想要盛家女兒做齊家兒媳,門都沒有。
然后,就是伯爵府吳大娘子突然當著盛家女眷的面,直言齊衡已經娶了邕王的女兒。而此時,明蘭還傻傻等著,以為齊衡在為她爭取。
看到齊衡悄磨嘰就退縮了,盛老太太恨得捶胸頓足,自責當初沒有狠心阻止明蘭,讓孫女受這麼大的委屈,更沒想到齊衡是個軟骨頭。
隨后,老太太一咬牙,斬釘截鐵地說,自己的明蘭又不是嫁不出去,也不是非齊家不可,日后定要給明蘭尋門更好的親事。
再加上郡主命人打死不為的時候,齊衡竟然沒有沖上去救下他,而不為不僅是和齊衡從小一起長大的,還是因為幫齊衡和明蘭見面才被處罰的。
想想如蘭這樣一個嬌縱慣養的小姐,都能為了護住挨打的丫鬟,而奮不顧身地撲在她身上護著她。
這樣的小公爺,難道在眾人眼里,看上去不是軟弱是什麼?
可是,很多乍一看很有道理的事情,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在歲月的長河中,它們終究會褪去修飾的面紗,逐漸露出真容,讓我們恍然大悟。
就像齊小公爺,人人都以為他放棄明蘭娶了邕王的女兒,是因為懦弱。看了很多遍劇后,才發現世人眼里的懦弱背后,其實是真的勇敢和無盡的善良。
當初,齊衡為了娶明蘭,和郡主以死相抗,絕食多日以致臥病在床。
眼看勝利在望,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邕王為了逼齊衡娶自己的女兒嘉城-縣主 ,私自扣押齊衡的父親在王府,連郡主找太后娘娘都沒救出來。
看著痛苦脆弱的母親,齊衡抹干眼淚,強撐著病體去了邕王府,結果被邕王妃當場要挾,讓他簽下一紙婚書。
齊衡聽聞,拔刀抵住自己的脖子,直言非要逼他娶縣主,就只會收到一具尸體。
可是,當邕王妃神情自若地說出這番話時:
「你要死了,盛家那丫頭必定也死。你別無他路可走,簽了這一紙婚書,盛家那丫頭從此也就平安了。」
齊衡瞬間崩潰。他,答應了。
因為他非常清楚,邕王想要整垮只是五品官銜的盛紘一家,如同邕王妃所言,就像捏死一只螞蟻般容易。
要知道,皇帝寵愛的榮妃妹妹,就是因為傾心齊小公爺,想要嫁給他,被邕王設計陷害,使人家姑娘失了身而最終殞命。
如果齊衡寧死不娶邕王女兒,那麼他們一定敢用最下作的手段,對付他心愛的姑娘。
所以,齊衡最終選擇了放棄明蘭。
世人皆以為,毫不顧忌地往前沖是勇氣,奮不顧身去爭取想要的也是勇氣,殊不知有時候退卻,放棄最珍愛的,更需要莫大的勇氣。
想想,齊衡連死都不怕,還有什麼事會讓他害怕?
昔日,齊衡曾親口對明蘭說,「我會護著你,別怕。若是我母親不同意,我便以命相挾。」
如今,他選擇放棄迎娶明蘭,只是為了守住這份承諾。只有割舍摯愛,才能護住明蘭。他的放棄,不是軟弱,而是選擇獨自吞下這錐心的苦痛。
或許有人會說,齊衡明明可以采納顧廷燁的建議,豁出去綁了邕王的女兒,使得他們的逼婚陰謀被釜底抽薪。可是齊衡沒這麼做,難道不是因為軟弱嗎?
然而,誰能保證顧廷燁的計謀一定成功呢?如果失敗,難道邕王夫婦會蠢到,不認為這事和齊衡拒婚有關聯嗎?像邕王夫婦睚眥必報的做派,還能不遷怒盛明蘭?
這一點,我們能想到,齊衡也一定會明白。
然而,如果齊衡同意了娶邕王女兒,那麼明蘭就一定會平安,這一點他更是清楚篤定。
「其苦不堪說,其痛難言停。」
明蘭大婚的那天,齊小公爺失魂落魄,淚流滿面地說出這句話,讓屏幕外的許多人,心都碎了。
這世間的情與愛,亦有太多陰差陽錯,本就紛紛擾擾難看清。不是義無反顧守在身邊,才是真愛,也不是勇往直前才是勇敢。
有些放棄的背后,看似是世人眼里的懦弱,其實只是因為太愛,讓人既生出了盔甲,也生出了軟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