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如果只看開場選秀部分,很多人會覺得,甄嬛、眉莊和安陵容三人中,甄嬛的攻ㄐ一性是最強的。
如果看過本劇的前半部分,尤其是眉莊對華妃的恨意,不除不快的片段,大家又會認為,眉莊的攻ㄐ一性也不弱。
然而,將這部劇全部看完之后,我們才會發現:這三人之中,攻ㄐ一性最強、最可怕的是安陵容!
眉莊的攻ㄐ一性體現在「你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對你。」
落水事件、假孕事件讓眉莊看清了皇上對她的冷漠和華妃想要置她于S地的狠絕。
因此,在后期,眉莊對皇上報以同樣的冷漠,對華妃也力求趕盡S絕。
甄嬛的攻ㄐ一性是「你傷害我、妨礙我、威脅我,我就讓你S,不管你是誰!」
跋扈如華妃如何?
老謀深算如皇后如何?
貴為天子又如何?
踩了甄嬛底線的他們,最后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眉莊和甄嬛雖然也很不好惹,但她們對他人的攻ㄐ一至少有跡可循。
像眉莊,最知恩圖報,只要不是對她起壞心的人,眉莊從來不會去主動為難。
想規避甄嬛的攻ㄐ一性也很簡單,搞清楚她最在意的核心利益,不隨便動她的「奶酪」,甄嬛也不會濫S無辜。
相比之下,安陵容的攻ㄐ一性最讓人害怕!
劇中有這樣一幕:
安陵容在碎玉軒和甄嬛、淳兒聊天,淳兒在談到皇上的寢衣的時候,無意中傷害了安陵容。
安陵容默默回到宮中,淚流滿面。
這時,當初甄嬛撥給她的小丫頭菊青關切地問小主兒怎麼了,還給她端了一杯茶。
安陵容則回給她一耳光,把茶杯打翻在地!
安陵容的這一巴掌,不僅說明了她的攻ㄐ一性強,同時也說明,她發泄情緒的時候,非常容易牽連無辜。
結合這件事再看她往昔的很多做法,都有此類傾向:
明明是自己那個薄情寡義、不爭氣的爹惹了禍,她轉而怪眉莊沒做到「舍己救人」。
明明是皇上不拿她當回事,讓她站在養心殿門口苦等,她卻對甄嬛懷恨在心……
每次看到類似場景的時候,我都會禁不住想:
你有話為什麼不明說?
別人對你不好,你怎麼不反抗呢?
就算安陵容懼怕皇上,不敢對皇上的虧待有所記恨,那淳兒呢?
「皇上寢衣」事件,淳兒顯然是不知道皇上換下去的那件衣服是安陵容做的。
就算退一萬步,她知道,故意使壞。
安陵容也大可當面把問題說明白,直接告訴她:寢衣出自我手,也是用心做的,你這樣說,我很不開心!
相信:這個話說出去了,雖然當時大家尷尬,但是,借由此事,安陵容也能在與淳兒相處的時候,劃定自己的行為底線,使人不敢輕易踩踏。
更重要的是:怨恨、委屈等負面情緒,一旦出現,是永遠不會通過當事人的刻意壓制而減少和消失的。
壓抑的時間久了,反彈的力量會更恐怖,甚至造成本人的性格扭曲。
安陵容壓抑負面情緒,再發泄給他人的這種方式,很像心理學上講到的「ㄊ一貓效應」。
陷入到「ㄊ一貓效應」怪圈的人,人格會非常不穩定。
她不但會把從強者那里得來的不良情緒無端發泄給弱者,還容易把長期壓制她、欺fu她的人給她帶來的仇恨、憤怒,發泄給那些對她態度稍好的人。
像安陵容這樣的人,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她。
我也懂:從入宮初始,她所面對的世界,和甄嬛、眉莊面對的世界,根本就是兩個世界!
但是,你要讓我和她做朋友,我是斷然不會的!
相比于安陵容母女受到父親苛待,她還覺得理所當然,為了那個娶了幾房姨太太的糊涂爹哭到上氣不接下氣去求眉莊,我更愛《知否》中明蘭那句霸氣的「我從來沒有因為你的薄待而怨恨,也從來沒有因為你的冷漠而生疏,我覺得女兒做到這份兒上,您也該滿意了!」
相比于安陵容初次侍寢被抬回去后對甄嬛和眉莊說的「兩位姐姐還有以后,我沒有了」,我更喜歡《如懿傳》中海蘭遭受同樣待遇的時候,在黑夜里默默流下的那滴淚,以及流淚過后對皇上的心S、對如懿給予的真情的加倍珍惜!
人這輩子啊,給予外界的「善」是有限的,要給那些值得人。
偶爾流露出「惡」也是必然的,要對準目標,別傷及無辜,更別壓抑逃避。
只要做到是非分明,敢愛敢恨,即便「命」和「運」不濟,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本事建立起真摯的情感關系,像明蘭和海蘭一樣,活得通透、使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