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
01
家族名望
很多人不知道殿前失儀是什麼罪名,
以為僅僅像孫妙青一樣拉出去永不許再選秀就萬事大吉了。
清代恭親王奕新就因為御前失儀而被罰過。
「咸豐三年(1853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奕新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四年,連授都統、右宗正、宗令。五年四月,以畿輔肅清,予優敘。七月,孝靜成皇后崩,咸豐帝以恭親王禮儀疏略,罷軍機大臣、宗令、都統。」十二年(1873年)正月,同治帝親政。來年七月,就諭責奕新召對失儀,降為郡王,奪世襲罔替,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貴為恭親王,也會因此而被罷官、降為郡王,奪世襲官銜。
乾隆的兒子永璜也是因為御前失儀,永遠喪失了爭奪皇位的機會。
甄嬛是想不中選,可若是因為殿前失儀獲罪,
這樣的舉動一定會讓當朝做官的父親蒙羞。
如同前面太后說甄嬛姓甄犯了皇帝名諱,甄嬛也不能一口答應。
她一定要為父親辯駁,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情,還關系到父親的前途。
所以面對太后的試探,甄嬛只能強裝鎮定。
02
父母兄妹
《知否》里,孔嬤嬤懲罰姑娘時,她特意強調受罰之事不許說出去。
因為這樣的事情是會讓姑娘落得一個刁蠻的名聲的。
同樣,即便甄嬛真的如孫妙青一般,拉出去永不許再選秀,父親無虞。
甄家所有女子的婚事都要因此而大打折扣,父母也會因此蒙羞。
且看看知否里京城的「浪蕩兒」顧廷燁就知道。
就算他有萬貫家財,有名望的家庭都不會把女兒嫁給他。
甄嬛選秀,本就是為了玉嬈不用再因選秀而被迫入宮,
所以她肯定不會為了自己落選,
而把玉嬈的婚嫁、母親的面子、甄府的名聲都棄之不顧。
甄嬛雖打扮素簡,但因為酷似純元的臉龐,從一開始就注定入宮。
此前所有的打算、期望,嫁得世間最好的男子都成了妄想。
選秀出來后,甄嬛望著姑姑行走在紫禁城的紅墻綠瓦的背影,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故人。」
此后她要無數次走過這條長長的過道,人生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