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得漂亮是運氣,活得漂亮才是本事。這話放在知否原著中,盛家庶子盛長楓的媳婦柳氏身上最合適不過。
最后否原著中,盛家的四女兒墨蘭,婚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每次回娘家,都有一個固定項目——狂懟自己的親哥哥盛長楓。
墨蘭對自己的親嫂子柳氏很不滿意,用她的話說就是:「我瞧著你就是被你屋里那個丑媳婦攪得心肝腦仁都沒了!」
讀者朋友不難從墨蘭這句話看出兩層意思:一是對長楓和柳氏不滿,二是很有醋意。
一個女人能夠讓丈夫連心肝腦仁都沒了,也有兩層意思:一是占據了丈夫的心,二是種草了丈夫的思想。
這情形翻譯過來就是既貼心又聽話。得到一個既愛自己,又愿意一切行動聽指揮的丈夫,是多少女人焚香禱告夢寐以求的事?
有這種本事的女人要麼容貌沉魚落雁,讓男人心疼,主動繳械,愿意言聽計從;
要麼具有大智慧、大韜略,讓男人從心里膜拜敬佩,愿意繳械,唯夫人馬首是瞻。盛長楓的妻子柳氏,屬于后者。
墨蘭稱柳氏為丑媳婦,還真不是個人偏見。柳氏容貌上的不盡如人意,在知否原著中是堅如磐石的存在。
如蘭沒出嫁之前,每次參加外事活動后,回到家的固定項目,就是嘲笑柳大人女兒柳氏的長相;
連盛家最有城府,輕易不議論人長短的明蘭,對柳氏的容貌都用了「國泰民安」四個字來形容。
由此可見,百年旺族柳大人的嫡次女柳氏,投胎時光顧著挑人家,盼望著含金湯匙出生。一著急,臉就著地了。
可這樣一個顏值沒長在大多數人審美點上的姑娘,卻嫁了個嚴重顏控的丈夫,盛長楓。
他之所喜,恰是你之所短。這是人際交往的大忌。何況是朝夕相對的夫妻?
封建社會的婚姻,原本就是拉郎配。女人要是對丈夫沒有吸引力,甚至被嫌棄,人生基本上就是可以預見的悲劇了。
可柳氏卻逆水行舟,成功翻盤。既沒有變成自怨自艾的怨婦,也沒有成為和丈夫貌合神離的怨偶。反而成功收服了長楓的心,過上了夫婦和順的小日子。
柳氏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中間有很多影響因素。例如柳氏顯赫的家族背景、自身的修養、盛家長輩的支持等等。
但最重要的,是盛老太太對明蘭所說的人生秘鑰:女人終究要自己立得住。柳氏就是那個立得住的女人。
柳氏嫁到盛家后的一系列操作表明,柳氏雖然有容貌的缺陷,但她卻非常自信,沒有絲毫容貌焦慮。
柳氏的容貌,如蘭是見一次笑一次。但她自己,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長相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而自卑。
一個人是否有容貌焦慮,很多時候和容貌本身無關。和成長經歷有關,和父母親人的觀念和教導方式有關。
俗話說人無完人,各花入各眼。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人的審美觀念不同,也就沒有絕對的美丑。
當然了,一個孩子如果長在大多數人的審美觀念上,是幸運的;但如果不幸,恰好脫離了大多數人的審美卡位,怎麼辦?
這時候家長的態度就很重要,教育方法就更重要。對孩子不盡如意的外表,是惋惜?嫌棄?還是努力彌補?
這些舉措,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都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會導致孩子過度關注自己的外表,在意自己的外表,進而形成容貌焦慮。
這一點,知否原著中柳氏父母家人做得就非常好。他們弱化柳氏差強人意的容貌,教授柳氏真正可以立足的本領和謀略。
小孩子是沒有美丑觀念的,很多人之所以有容貌焦慮,大多數源于童年是身邊親人的嫌棄或強化。
柳家對柳氏避其短揚其長的教育理念,非常睿智。可以說不輸盛老太太對明蘭的培養。
知否原著改編成電視劇后,刪掉了長楓媳婦柳氏這個人物。但在原著中,柳氏的人物形象是非常豐滿的。
柳氏嫁給長楓后,經歷了長楓的嫌棄,刻意冷落;也經歷了始終惦記著拿婆婆款的王若弗的故意刁難。
但柳氏都有章有法、不疾不徐地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柳氏在盛家的見招拆招、游刃有余,完全不輸明蘭在寧遠侯府的精彩表現。
有其女可見其父母。柳氏在盛家堪稱使用兵法,斗婆婆收丈夫的行為后面,是柳家教育的成功。
打鐵還得自身硬。柳家能教導出柳氏這樣出類拔萃的女兒,足以說明柳氏父母的能力和眼界。
在知否原著中,對柳氏父母的著墨不多。只寫了柳家長輩處理柳氏婚事的過程。雖然是側面描述,也足以看出柳家超乎常人的謀略和眼界。
柳氏原本已經定了一門親事,被許配給了一位姓蔣的公子。但蔣公子卻在國孝家孝期間,行為不檢點,讓屋里的人有了身孕。
柳氏的父母聽說這件事后,深覺不妥,去和蔣家交涉。希望蔣家人盡快處理掉這個麻煩。
庶子大于嫡子,不僅對還沒過門的柳氏不公平,而且對蔣公子的名聲和以后的前途也不好。
但蔣家對柳家提出的解決方案不認同,他們希望留下孩子,也留下那個屋里的人。對柳氏的補償方案,就是多給些彩禮。
蔣家對此事做這樣的安排,擺明了不在乎柳家的感受,也不重視柳氏這個沒過門的媳婦。
知否原著描述的宋朝,很開放。女孩子們經常參加社交活動。蔣家和柳家又是世交,他們對柳氏的長相很清楚。
雖然蔣家覬覦柳家百年望族的背景,希望獲得柳氏帶來的資源。但他們同時認定,如同鐘離無鹽再生的柳氏,是個婚姻困難戶。
這是蔣家敢慢待柳家的原因,也是蔣家沒有言明的齷齪。婚前尚且如此,柳氏如果真嫁給蔣公子,婚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雖然知道自己的女兒不是美女,年齡也有些大了。但柳家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對蔣家提出的不平等條約,柳家沒有選擇綏靖。
這是柳家人讓人敬服的強悍之處。也是柳家深愛女兒的表現。果斷中斷了和蔣家的婚約后,柳家馬上為女兒另尋良人。
雖然事出倉促,但柳家的章法一點沒亂。為柳氏再尋婚配對象的時候,柳氏父母考慮得非常周到。
柳大人自己只是個五品官,但卻敢于向已經當了三品官的盛紘表達結親的意向,這何嘗不是自信?
柳大人官位不高,但柳家是百年望族,家中子弟求學上進,在朝中做官的人很多。
作為同僚的柳大人,很了解盛紘對家族的規劃——利用兒女的婚事壯大自己的關系網。
柳大人篤定盛紘不會拒絕自己拋出的媚眼。果然,把家族的未來看得大如天的盛紘,馬上心領神會。
盛紘把柳大人的意思和盛家的太上老君盛老太太一說,盛老太太也覺得,促成此事對盛家是天大的好事。
盛家知道蔣公子的事情讓柳家有些難堪,于是心領神會地配合柳家演了一場大戲。這場戲,柳家和盛家配合得天衣無縫。給了自以為是的蔣家狠狠一擊。
盛家放低身段,由盛老太太親自披掛上陣,到柳家提親。給足了柳家面子。盛家還是向外宣告,感謝柳家能把自己的嫡次女下嫁到盛家。
從柳氏一波三折的婚事可以看出,柳家為人處世極有章法,危機公關精準到位。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
知道蔣公子不檢點,柳家去積極商榷,占據了有理;深入了解蔣家對此事的看法,知己知彼是占據了有利的主動權;
對蔣家的無禮行為不姑息,敢于迅速轉換方向,為女兒另尋良主。寧可忍受外界的流言蜚語,也不把女兒送到火坑,是有節。
柳氏雖然不是傳統意義的美女。但一直被柳家保護、教導得很好。不僅學到了治家、馭夫的真本事,還沒有因為長相不如人而自慚形愧。
雖然柳氏不自卑,但現實依舊是現實。盡管柳氏族有柳家這樣靠得住的娘家做后盾,但嫁給喜歡美女的盛長楓,婚姻注定不會平順。
美貌的女人可以靠顏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顏值不高的女人只能靠本事,可成效往往事倍功半。
都說女人的婚姻,是又一次投胎。柳氏的二次投胎之路,因為容貌上的先天不足,也走得很艱難。
柳氏嫁給盛長楓,對盛家來說是天降資源,壯大羽翼。但對長楓來說,卻是迫于壓力的無奈之舉。
喜歡美女的盛長楓,實在沒辦法喜歡一個,長得像男人插了滿頭珠翠的女人。
結婚僅僅幾天,盛長楓就拋下柳氏,跑到美貌的小妾屋里去了。柳氏看在眼里,不吵也不鬧,由著長楓冷落。
長楓以為柳氏只能吃啞巴虧,暗暗得意的時候。柳氏卻抓住時機,在盛老太太和公公面前給長楓上了點眼藥。
蔣公子的事情盛家是知道的,他們知道柳家的底線在哪里。當然不會再重蹈蔣家的覆轍。
盛紘把長楓狠狠打了一頓,又把他院子里的鶯鶯燕燕都趕了出去。讓盛長楓變成誰也不敢親近的孤家寡人。
看著身上疼,心里也疼,精神無比孤單彷徨的盛長楓,柳氏沒有暗暗竊喜也沒有落井下石。
而是及時伸出溫暖的雙手,奉獻出不一樣的溫柔。盛長楓原本就是沒啥主意的人,科考落榜后又在母親林噙霜那里失了寵。
盛長楓的心里其實很孤單,很渴望溫暖。柳氏有別于其他女人的另類關懷,讓長楓刮目相看由衷佩服。
這場由柳氏做主導,深入骨髓觸及靈魂的交心活動,以盛家庶子盛長柏幡然醒悟,失聲痛哭為結局。
成功收服丈夫的柳氏,不僅在夫妻關系中掌握了絕對的主動,還讓盛家人對她刮目相看。
柳氏對付來自嫡婆婆王若弗的刁難,也是舉重若琪四兩撥千斤。柳氏給王若弗請安,王若弗故意讓柳氏在門外站很久。
對此柳氏毫無微詞,規規矩矩地站著。她知道這件事一定會傳到盛老太太和盛紘的耳朵里。
果然,盛紘知道后狠狠責罵了王若弗。柳氏假他人之手,兵不血刃地解決了婆媳問題。
后來的柳氏,在盛長柏外放做官,海氏隨行之后,接管盛家。足足當了十年的當家主母。長楓也在柳氏的督促下,勤奮學習,金榜題名。
柳氏的成功,固然有強大家族背景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她自己的眼光和韜略,實力和底氣。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柳氏的自信之上。自信,是柳氏一切行為的基礎。柳氏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形象而卑微,而退縮。
而這,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也不是憑空而至的。沒有容貌焦慮的柳氏,是柳家教育的成功,也是柳氏和長楓夫妻和順、幸福美滿的決定因素。
說柳家的教育理念不輸盛老太太,不算夸張吧?